阳明区五林镇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尽责
打通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
阳明区五林镇地处牡丹江市35公里,行政区划面积502平方公里,辖24个行政村,5.1万人,21.6万亩耕地,交通和区位优势明显。近年来,我镇紧紧围绕“生态立镇、工业强镇、农业兴镇”的发展目标,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,大力推进村务监督委员会创新机制,不断扩大党员群众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表达权和监督权,加快推进了农村民主监督规范化、制度化、科学化进程,制定了详尽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实施规划,把握关键环节,突出工作实效,营造了适宜其发展成长的“软”环境,确保监督全覆盖,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。
一、强化措施,抓好落实。2017年第十一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后,根据市、区有关部署要求,五林镇积极行动,认真组织,强化措施,认真抓好村务监督制度运行工作。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,镇长、纪委书记和分管农村财务工作的副镇长任副组长,各包村干部为成员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换届领导小组,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,全方位排查各村的实际情况,为推选村务监督委员会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二、统筹兼顾,严格程序。五林镇严格按照上级要求,积极开展村务监督委员会换届推选工作。新一届村民委员会产生后30日内,由村民选举委员会组织村民代表会议,确定村务监督委员会人员职数,一般为3~5人单数组成,其中主任1人。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的提名方式由村民小组推荐,征求村民或村民代表的意见后,按照主任候选人比应选人多1人,委员候选人比应选人数多1~3人确定。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在村务监督委员会正式选举5日前,将候选人名单在村民委员会和各村民小组所在地张榜公布。产生方式以村民代表投票为主,部分村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扩大会议。要求“十种人”不宜进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候选人提名,提名人应当有具备财会、管理知识的人员。另外,村民委员会成员及其近亲属不得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。由镇纪委牵头,对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;最后通过召开选举大会,采取差额选举办法,以无记名投票方式,选举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;然后再从成员中,投票选举产生一名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,并在全村公示,报镇纪委和民政办备案。
三、规范运行,保障监督。一是加强教育培训,提高自身素质。针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责范畴,重点围绕村民自治政策、农业生产知识、当前农村工作政策、惠农政策,涉农法律法规等方面,镇村都针对性的对所有成员开展集中式、分类式教育培训,全面提高村监委成员的自身素质及业务工作能力,确保会干、能干、干得好、干得动。二是履行工作职能,维护群众权益。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对村屯建设规划、低保发放、计划生育、涉农补贴、村机动发包和重大事项等工作进行全面监督,使干部工作无私弊,群众心里无顾虑。三是健全保障体系,解决后顾之忧。为切实保障村监委成员安心工作,在经济待遇上,由镇经管站统筹资金,统一发放,按照村委委员误工补贴标准发放;在政治待遇上,对村监委成员进行评先树优的同时,将其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序列,使村监委成员在政治上有地位,经济上得实惠,极大地激发了村监委成员的工作热情。